【聯合晚報╱記者陳雲上/特稿】
備受全球矚目的G20高峰會議,本周四將在倫敦登場。除了20國元首齊聚一堂提出可使全球產值成長2%、創造2000萬個工作機會的全球振興計畫外,目前各方關注的是,中國此次提出「擴大國際貨幣基金IMF特別提款權SDR」議題,能否獲得各國認可,因為一旦人民幣列為IMF認可的SDR清算貨幣,此舉將對全球股、匯市投下決定性的重大轉捩,人民幣朝向「亞元」之路將出現重大突破契機。
面對即將到來的G20,部分媒體是以「大拜拜」來觀看此次在斥巨資在英國倫敦舉行的高峰會議。但真正核心是「人民幣是否將成為特別提款權SDR」清算貨幣之一,此舉將牽動新一波金融局勢的大變化,甚至是展示中國強權的重要轉捩點。
先解釋何為「特別提款權SDR」,簡單地說就是當一國在面臨國際流動性不足時可以提出作為清算的準備貨幣單位。中國人行行長周小川近期釋出「擴大國際貨幣基金特別提款權」議題,以創造與主權國家掛鉤、並能保持幣值長期穩定的儲備貨幣,並建議可以特別提款權 (SDR)逐漸取代美元。
其最大目的,就是分散目前全球以美元為單一儲備貨幣的風險,進而將人民幣也列入SDR範疇,直接挑戰美元為國際主要清算貨幣的領導地位,一度引發美國的強力捍衛。因此G20能否獲得主要國家的認同,將是人民幣未來能否順利推動亞元、中國金融地位能否大幅揚升的重要關鍵。
因為一旦人民幣獲准成為IMF認可的SDR,未來外匯存底準備貨幣不再只是單純的美元、黃金,各國央行為分散資產部位風險,甚至可將人民幣列為外匯存底的準備貨幣,提高人民幣在國際間持有、流通機率,讓人民幣進升為「類國際貨幣」。
因此,若此次G20能獲得各國首肯,人民幣影響性勢必大為提升,屆時人民幣價值水漲船高、匯價也將朝向更國際化發展,進而有更多國家將以人民幣支付貿易交易的貨幣,人民幣的國際貨幣地位將更為明顯,對往來緊密的台商、亞洲市場形成新一波力量。...
Read more.
2009年3月31日 星期二
[+/-] : 人民幣 從倫敦走向「亞元」之路
[+/-] : (克魯曼專欄)金融惹禍 美國彷彿經濟的馬多夫
【經濟日報╱陳世欽譯】 十年前,時代雜誌以當時的美國財長魯賓、聯準會主席葛林斯班、副財長桑莫斯三人為封面人物,將他們譽為「解救全球委員會」,盛讚三人攜手領導全球安然度過當時看來非常駭人的危機,儘管那一次與當前危機相比有如小巫見大巫。
他們都是美國人,然而沒有人認為這值得大驚小怪。畢竟,1999年的美國是公認能以具體措施因應全球危機的領導者。這種領導角色部分來自於美國的財富,更重要的是,它反映美國身為模範的地位。各方公認,美國是知道如何妥善處理金融問題的國家。
時代的改變何其巨大。
「解救全球委員會」的其中兩人似乎應驗了所謂的雜誌封面咒詛,就是被媒體吹捧後聲譽常會一落千丈。(唯一例外的桑莫斯現任白宮全國經濟委員會主席,聲望仍然崇高)。這還不算什麼,更重要的是,我們一貫聲稱美國金融體系非常健全,每當要求其他國家改變政策時我們經常提出這種說詞,如今證明這是空話。
的確,最近一段時間以來,美國彷彿經濟的馬多夫。多年來,它一直受到尊重甚至敬畏。事實證明,它始終是騙子。
桑莫斯曾在1990年代的經濟危機逐漸平息時,於2000年初發表一次重要的演說。今天,這次演說的內容讀來令人特別痛苦。他在討論那場危機的原因時,提出受到危機衝擊的各國所欠缺的條件。言下之意是,美國具備這些條件,其中包括「資本結構良好並受到監督的銀行」,以及可靠而透明的企業會計帳目。噢,好吧。
順便一提,桑莫斯在這次演說中引用的分析師之一是經濟學者強森(Simon Johnson)。強森曾任國際貨幣基金首席經濟學者,現任麻省理工學院教授。他在本期「太平洋月刊」發表的一篇文章中指出,當前的美國危機「竟然足以令人聯想到」俄羅斯、阿根廷等地曾出現的危機,其中包括親貴資本家扮演的關鍵角色。
強森指出,一如第三世界,在美國,「精英企業界人士─以美國的例子而言是金融家─在政府默許下,所下的賭注越來越大,直到無可避免的最後瓦解來臨為止。他們在危機醞釀的過程中扮演主要角色。更驚人的是,他們正利用自己的影響力,阻撓盡快拉抬經濟以免其直線下墜所需的改革」。
難怪紐約時報昨天的一篇文章談到歐巴馬總統在歐洲可能受到何種待遇的話題時,將標題取為「說英語的資本主義接受審判」。
老實說,我們必須指出,美國並不是銀行有如脫韁野馬的唯一一個國家。歐洲經濟與金融問題嚴重性可能不下於美國,而且許多歐洲領袖還不承認。雖然歐洲國家擁有比較強韌的社會安全網,這意味美國人可能在這波危機中會承受較大的痛苦。問題是,這場危機已使美國失去威信與領導能力。
這是非常糟糕的一件事。
和許多經濟學家一樣,我不斷重溫大蕭條的歷史教訓,急於找出或許有助於我們重蹈覆轍的教訓。這段歷史的一個明顯教訓是,全球各國的危機因應由於幾個經濟大國未能通力合作而癱瘓。
當前危機的細節迥然不同,合作的必要性卻絲毫不減。歐巴馬總統上個星期說的對。他表示:「我們必須以具體行動刺激經濟。我們不希望目睹某些國家全力以赴,其他國家卻袖手旁觀。」
這正是我們當前的處境。我不認為美國的處置之策適當,然而它們遠遠超過多數富裕國家願意為之的程度。
這個星期的G20高峰會應該是歐巴馬得以名正言順要求歐洲領袖完成個別任務的場合。
然而即使美國人言之有理,各國領袖最近卻無心聽取美國官員的告誡。
金融危機代價很多,美國聲望受損是其一。它是正當我們與全世界迫切需要時卻失去的資產。
...他們都是美國人,然而沒有人認為這值得大驚小怪。畢竟,1999年的美國是公認能以具體措施因應全球危機的領導者。這種領導角色部分來自於美國的財富,更重要的是,它反映美國身為模範的地位。各方公認,美國是知道如何妥善處理金融問題的國家。
時代的改變何其巨大。
「解救全球委員會」的其中兩人似乎應驗了所謂的雜誌封面咒詛,就是被媒體吹捧後聲譽常會一落千丈。(唯一例外的桑莫斯現任白宮全國經濟委員會主席,聲望仍然崇高)。這還不算什麼,更重要的是,我們一貫聲稱美國金融體系非常健全,每當要求其他國家改變政策時我們經常提出這種說詞,如今證明這是空話。
的確,最近一段時間以來,美國彷彿經濟的馬多夫。多年來,它一直受到尊重甚至敬畏。事實證明,它始終是騙子。
桑莫斯曾在1990年代的經濟危機逐漸平息時,於2000年初發表一次重要的演說。今天,這次演說的內容讀來令人特別痛苦。他在討論那場危機的原因時,提出受到危機衝擊的各國所欠缺的條件。言下之意是,美國具備這些條件,其中包括「資本結構良好並受到監督的銀行」,以及可靠而透明的企業會計帳目。噢,好吧。
順便一提,桑莫斯在這次演說中引用的分析師之一是經濟學者強森(Simon Johnson)。強森曾任國際貨幣基金首席經濟學者,現任麻省理工學院教授。他在本期「太平洋月刊」發表的一篇文章中指出,當前的美國危機「竟然足以令人聯想到」俄羅斯、阿根廷等地曾出現的危機,其中包括親貴資本家扮演的關鍵角色。
強森指出,一如第三世界,在美國,「精英企業界人士─以美國的例子而言是金融家─在政府默許下,所下的賭注越來越大,直到無可避免的最後瓦解來臨為止。他們在危機醞釀的過程中扮演主要角色。更驚人的是,他們正利用自己的影響力,阻撓盡快拉抬經濟以免其直線下墜所需的改革」。
難怪紐約時報昨天的一篇文章談到歐巴馬總統在歐洲可能受到何種待遇的話題時,將標題取為「說英語的資本主義接受審判」。
老實說,我們必須指出,美國並不是銀行有如脫韁野馬的唯一一個國家。歐洲經濟與金融問題嚴重性可能不下於美國,而且許多歐洲領袖還不承認。雖然歐洲國家擁有比較強韌的社會安全網,這意味美國人可能在這波危機中會承受較大的痛苦。問題是,這場危機已使美國失去威信與領導能力。
這是非常糟糕的一件事。
和許多經濟學家一樣,我不斷重溫大蕭條的歷史教訓,急於找出或許有助於我們重蹈覆轍的教訓。這段歷史的一個明顯教訓是,全球各國的危機因應由於幾個經濟大國未能通力合作而癱瘓。
當前危機的細節迥然不同,合作的必要性卻絲毫不減。歐巴馬總統上個星期說的對。他表示:「我們必須以具體行動刺激經濟。我們不希望目睹某些國家全力以赴,其他國家卻袖手旁觀。」
這正是我們當前的處境。我不認為美國的處置之策適當,然而它們遠遠超過多數富裕國家願意為之的程度。
這個星期的G20高峰會應該是歐巴馬得以名正言順要求歐洲領袖完成個別任務的場合。
然而即使美國人言之有理,各國領袖最近卻無心聽取美國官員的告誡。
金融危機代價很多,美國聲望受損是其一。它是正當我們與全世界迫切需要時卻失去的資產。
Read more.
[+/-] : 低利下的變通:台泥150億聯貸 首創「利率下限」
[經濟日報╱記者陳芝艷、呂郁青/台北報導]
台泥150億元的5年期聯貸案定價,首創浮動式利率加設利率下限計息方式,即利率採90天期商業本票(CP)初級市場平均利率加碼115個基本點(1個基本點是0.01個百分點)浮動,但實際貸放利率不得低於2%。
目前90天期CP利率約0.62%,加計1.15個百分點的利率加碼後,台泥聯貸成本原本約1.77%,但因該聯貸設有「利率下限」,因此必須以2%計息。但未來如果90天期CP利率走高至0.85%,加計1.15個百分點的加碼後,依然是以2%計息。
據了解,銀行主管是考量資金成本和風險貼水,不願意賠錢做生意,因此想出這種訂定利率下限的計息方式,這也是國內聯貸市場首見,有銀行主管便說:「過去從沒聽過這種計息條件。」
台泥150億元聯貸案是由兆豐銀主辦,在台泥聯貸案定價後,已延遲半年的中龍鋼鐵200億元聯貸案也可望循此模式定價。
市場人士指出,台泥聯貸案的利率已談判近半年,主要是市場利率一路走低,銀行認為貸放利率不符成本;台泥則擔心未來利率反轉,不願接受過高的加碼幅度。
銀行主管表示,過去如鴻海、台塑等大企業的聯貸利率加碼最多不超過50個基本點,中大型公司加碼幅度也在100個基本點以下,因此銀行提出希望台泥加碼140至150個基本點,台泥根本不可能答應;但要銀行用低於2%的利率放款,很多銀行也大喊吃不消。
台銀主辦的中龍鋼鐵200億元聯貸案情況也類似。中龍鋼鐵去年570億元聯貸案僅加碼40個基本點,因此無法接受銀行現在要求超過100個基本點的加碼幅度。銀行主管指出,中龍鋼鐵本次聯貸是為擴建台中梧棲的熱輒廠二期工程。
銀行團表,和台泥積極交涉後,終於討論出雙方都可接受的新定價模式,即聯貸案維持過去採市場指標利率固定加碼的浮動計息模式,且加碼點數僅115點,避免未來利率反轉走高會讓台泥利息成本大幅提高,但銀行另訂出2%利率下限以維持成本。也就是說,當90天期CP加計1.15個百分點後的利率如果低於2%,該聯貸案就是依2%計息;如果高於2%,則依90天期CP加1.15個百分點後的實際利率計息。
本次台泥聯貸案由兆豐銀主辦,參貸行有富邦銀、一銀、台工銀以及大眾銀等,聯貸資金主要是用來償還海外可轉換公司債。...
Read more.
台泥150億元的5年期聯貸案定價,首創浮動式利率加設利率下限計息方式,即利率採90天期商業本票(CP)初級市場平均利率加碼115個基本點(1個基本點是0.01個百分點)浮動,但實際貸放利率不得低於2%。
目前90天期CP利率約0.62%,加計1.15個百分點的利率加碼後,台泥聯貸成本原本約1.77%,但因該聯貸設有「利率下限」,因此必須以2%計息。但未來如果90天期CP利率走高至0.85%,加計1.15個百分點的加碼後,依然是以2%計息。
據了解,銀行主管是考量資金成本和風險貼水,不願意賠錢做生意,因此想出這種訂定利率下限的計息方式,這也是國內聯貸市場首見,有銀行主管便說:「過去從沒聽過這種計息條件。」
台泥150億元聯貸案是由兆豐銀主辦,在台泥聯貸案定價後,已延遲半年的中龍鋼鐵200億元聯貸案也可望循此模式定價。
市場人士指出,台泥聯貸案的利率已談判近半年,主要是市場利率一路走低,銀行認為貸放利率不符成本;台泥則擔心未來利率反轉,不願接受過高的加碼幅度。
銀行主管表示,過去如鴻海、台塑等大企業的聯貸利率加碼最多不超過50個基本點,中大型公司加碼幅度也在100個基本點以下,因此銀行提出希望台泥加碼140至150個基本點,台泥根本不可能答應;但要銀行用低於2%的利率放款,很多銀行也大喊吃不消。
台銀主辦的中龍鋼鐵200億元聯貸案情況也類似。中龍鋼鐵去年570億元聯貸案僅加碼40個基本點,因此無法接受銀行現在要求超過100個基本點的加碼幅度。銀行主管指出,中龍鋼鐵本次聯貸是為擴建台中梧棲的熱輒廠二期工程。
銀行團表,和台泥積極交涉後,終於討論出雙方都可接受的新定價模式,即聯貸案維持過去採市場指標利率固定加碼的浮動計息模式,且加碼點數僅115點,避免未來利率反轉走高會讓台泥利息成本大幅提高,但銀行另訂出2%利率下限以維持成本。也就是說,當90天期CP加計1.15個百分點後的利率如果低於2%,該聯貸案就是依2%計息;如果高於2%,則依90天期CP加1.15個百分點後的實際利率計息。
本次台泥聯貸案由兆豐銀主辦,參貸行有富邦銀、一銀、台工銀以及大眾銀等,聯貸資金主要是用來償還海外可轉換公司債。...
Read more.
[+/-] : 摩根多空比03-30
2009年3月30日 星期一
[+/-] : (高子鈞專欄)放下情緒 修練紀律操盤
【經濟日報╱記者賴育漣整理】
這一年來衝擊台灣市場甚至全球經濟體系架構最深的事件,莫過於去年的金融海嘯,當一個重大事件發生之後,可看到不同人迥異的反應,有「無可奈何」也有「積極面對」,甚至還有人認為是「天上掉下來的好機會」莫衷一是,卻也反映出一樣米養百樣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想法。
人的一生中都須面對無數問題,遭遇重大事件時,一般人的程序不外乎是研究原因及評估衝擊,接下來才有因應措施。但既是身為人就難免受到情緒的牽動,若太過情緒化,會因為無法保持客觀持平,容易錯估整體情勢,因而做出失準的判斷。
在操盤的領域中,有一個相當重要的鐵規叫做「紀律」,雖然盯著盤心情要完全不受到行情波動的影響,恐怕只有電腦才做得到,但操盤的訓練,就是要盡量放下情緒,不管是虧損或是獲利,一個好的操盤人只要該做動作的時候,就必須以最佳化的決策,當機立斷地去做。
在紀律的要素中,除了放下情緒之外,我認為「誠實地面對自己」也是做出正確判斷的重要的關鍵,除了客觀評估主客環境外,更要自我的修練,清楚自己的原則是否合理以及外界的反應,古人深刻的體會就是所謂的「知己知彼」。
我不敢說我做得好,畢竟情緒及面對自我,並不是唾手可得,我只是有所感悟而盡量朝著這個方向去做,在過去這十餘年當中,我一直不斷學習放下情緒及面對自己,這兩個層面,往往決策時,都必須兼顧。
幾年前曾聽過,一個篤信佛教的上市櫃公司老闆捐獻數億元給佛教機構,後續公司周轉出問題,他心想自己過去幾年貢獻卓著,應可商量先拿回一些錢應付公司的資金需求,當他詢問該機構創辦人時,對方只舉重若輕地回了一句「要放下」,這句話如五雷轟頂地讓這位老闆了解,放下情緒,更客觀地面對自己的挑戰。
有趣的是,情緒的挑戰,不光要克服壞的,有時候非常正面的,也容易影響判斷。猶記2002年底時,當時因我所處的部門嶄露頭角,我的大老闆問我,若給我更多的資金,獲利是否能夠等值放大,老闆願意給空間,絕對是十分可喜的事情。
但我客觀評估之後,還是選擇誠實地告訴他及我自己,以當時的能力在策略不夠分散等因素下,投入的資金及預估獲利的確無法等值放大,擴大動用資金的邊際效用只會迅速遞減。我不希望給老闆不實而過度的期待,也是砥礪自己,不要過度自我膨脹,當時做不到,目標卻已經相當明確。
回到金融海嘯的後續變化,現在可以觀察到一些行業修正自己原本的觀念。亦或是深入新時代的需求而嶄露頭角,放下悲壯的情緒,在海嘯中沒有哀怨的時間及空間,往往優勝劣敗的重新洗牌就此開始,很多的困境既然無可避免,不如勇往直前,客觀的評估做出正確的調整才能面對另一個明天。
...Read more.
[+/-] : (勤業眾信專欄)美採用IFRS 按表操課
【經濟日報╱江美艷】
近年來國際間掀起一股與國際財務報導準則 (IFRSs)接軌(即逐步增修的方式)或直接採用IFRSs的熱潮,在國際資本市場中投資人仰賴高度透明化的財務報表,才能判定適當的投資標的,若企業希望在國際資本市場籌得資金,勢必要配合國際趨勢編製IFRSs的財務報表。以下簡介美國採用IFRSs 現況。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2007年11月投票通過允許依IFRSs編製財務報表的外國公司,毋須再針對IFRSs與美國會計準則的差異提供淨利和淨資產差異調節表,此項決議適用會計年度結束於2007年11月15日以後的財務報表。
2008年7月,SEC宣布針對是否要求其國內公司採用IFRSs編製財務報表公開徵詢意見,並於2008年11月發布徵詢意見及藍圖。SEC規劃,特定大型公司可選擇自2009年開始採用IFRSs,上市大企業預計2014年全面改用IFRSs,中型企業有多一年時間準備。SEC將先徵詢各界意見,2011年公布最後決定。
近來全美國會計協會要求SEC撤銷其提議直接採用IFRSs的時程規劃,認為SEC應致力於US GAAP 及IFRSs的接軌 ;美國財務會計基金會(FAF)與美國財務會計準則理事會 (FASB)對於目前IFRSs是否具高品質及全面性,以及在美國經濟環濟下是否可採行IFRSs存疑。FAF並認為SEC不應允許美國大型公司選擇提前適用IFRSs,而SEC規劃的時程是否適當,仍須進一步研究。截至目前為止,美國SEC並未改變原訂計畫。
依Deloitte進行的調查,大部分美國非公開企業希望能有一套全球普遍接受,供其使用的財務報導準則;超過40%的調查結果 (大部分來自非公開企業)表示,當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完成非公開企業財務報導準則制定後,將主動採用;約14%表示在近期內將考慮採用IASB 發布的新準則,26%表示會評估採用IFRSs相關成本及效益。
接近85%贊成非公開企業財務報導準則的制定計畫,其中33%樂見一套簡化而完備、適合非公開企業的財務報導準則。30%相信非公開企業財務報導準則將能減少財務報導負擔;更有超過21%認為,對非公開企業財務資訊使用者而言,採用該準則將能提供財務報表較佳的比較性。
(作者是勤業眾信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
...Read more.
[+/-] : 克魯曼:政府應投資教育社福
【經濟日報╱編譯/陳家齊】
許多經濟學家都用「兩隻手」預測未來:一手告訴你如何如何(on the one hand),一手指著相反的地方(on the other hand)。但克魯曼是少數只伸一隻手的經濟學家,他確切指出,全球經濟將持續衰退至2011年。
膿沒擠掉 金融癒合無期
克魯曼憂心全球無法擺脫衰退的兩大理由,一是全球政府的財政措施太零碎、規模太小,一是銀行壞帳沒有透明迅速地清理。華爾街不願坦承自己的爛瘡,政壇居然也配合脅迫修改會計準則,還拿納稅人的錢幫銀行粉飾帳面。膿沒擠掉,金融體系的癒合更遙遙無期。
15年前,克魯曼是帶頭質疑「亞洲經濟奇蹟」的學者,當年的亞洲也與今日的華爾街患有相同的病:龐大資源虛耗在資本投入的遊戲,經濟效率卻沒有改善。
當年,亞洲權貴利用政治黑幕,五鬼搬運;今日,華爾街銀行家玩弄複雜的金融迷障,掩蓋真正的風險。這兩大「不透明」都摧毀了信任的基礎,毒害經濟發展的根莖。金融家與亞洲獨夫也都吹噓自己功夫高強,無可取代。
克魯曼從不吝於給出確切數字,但他真正關切的是數字代表的實際生活,他最關心的是怎樣緩和經濟危機可能造成的苦難(human suffering)。
社會福利 蓄積復甦能量
克魯曼極度讚揚歐洲慷慨、完整的社會福利。這種社會緩衝對經濟非常重要,當景氣波動不會動輒摧毀普通人的一生,不讓失業毀滅成千上萬的家庭,這樣的社會才能為下一個榮景蓄積復甦的力量。換句話說,加強社會福利體系,也正是世界任何政府現在擴大支出、支撐經濟需求時最好的投資。
但克魯曼也憂心,歐洲人或許對這套世上最好的社會緩衝機制過於自滿,使得政府對增加開支過於猶豫。連美國都提出近7,000億美元振興經濟方案,歐盟至今卻只提出2,000億歐元(2,500億美元)財政方案,遠低於估計所需的至少5,000億歐元
糧食危機 農業投資奇缺
他的另一關注焦點是糧食危機,廣大的第三世界人口將承受更嚴重的痛苦。克魯曼指出,大宗糧食不易囤積,因此去年上半年的糧價飆漲不單是投機炒作所能解釋,背後其實是更深的供需失衡。在金融遊戲橫行的過去20多年,全球農業長期投資不足,政府帶頭補救刻不容緩。
15年前克魯曼還指出了另一個數字:美國的資本市場如此龐大熱絡,經濟發展仍舊有80%來自技術革新,僅20%來自資本投入。現在,科學、教育、社會福利與農業全都嗷嗷待哺,要復興世界經濟,政府須帶頭回去投資這「80%經濟」。
...Read more.
[+/-] : (佛里曼專欄)大自然道瓊指數 跌至新低
【經濟日報╱王麗娟譯】 儘管我深信,當下的金融危機是市場與大自然同時凸槌的結果,這場危機同時指出,追求經濟成長,務必可長可久。你可能會問:怎麼知道市場出狀況了?答案是道瓊工業指數慘跌時。大自然並無道瓊指數可供參考,怎麼知道大自然也出事了?即使大自然真的有狀況,誰又在乎?退休金都沒了,誰還管海平面上不上升。
的確,大自然不會以單一的數據,告訴我們她狀況如何。但追蹤最近的氣候學發展,即會發現全球拔尖的科學家,這幾個月來一再的發出警告,氣候變遷速度已較幾年前的預測為快,帶來的變化也將更大。如果大自然也有道瓊指數,我們會說,大自然已跌到新的(科學)低點。
這是最近的兩篇文章:
「華盛頓郵報」2月1日報導,科學家說,「全球暖化速度可能較最近所預測的更快,這是因工業廢氣排放的增加高於預期,而升高的氣溫同時正在啟動全球生態系統中,自我增強的回饋機制」。史丹福大學卡內基學院的全球生態學系主任克里斯多佛‧費爾德說:「一些氣候模式的模擬,已告訴我們事態嚴重,但是現在我們看見的未來氣候,嚴重程度更甚於這些模擬。」
物理學家兼氣候專家羅姆在他的部落格climateprogress.org寫道,1月時,麻省理工學院「全球變遷科學與政策聯合計畫」已悄悄將他們的「全球整合系統模式」更新資料。這個模式主要為追蹤與預測1861年到2100年的氣候變化。修正後的預測顯示,如果人類在二氧化碳排放上依然故我,2100年時地表的平均溫度將達到空前的高溫。
麻省理工學院解釋說:「在我們最新的全球模式模擬中,海洋的熱吸收較之前的預估為低,海洋的碳吸收變弱,而由於溫度上升,土地系統的回饋增強,百年來的溫室氣體累積排放量升高,懸浮微粒的冷卻效應降低。這些效應本身並不強烈,但將它們相加在一起,仍是無法為高溫提出完整的解釋。這些不同的效應所呈現的,不是相加作用,而是相乘作用,在影響因素的惡性循環中,導致高溫的出現機率大為提高。」
這該如何是好?要是可以請求大自然,說我們正處於信貸危機中,請她寬限個2年再發生就好了。但就像環境顧問羅伯‧華森說的,「大自然不過是化學、生物學、物理學而已」,它們支使她做什麼,她就做什麼。我們無法以甜言蜜語誘騙大自然和市場。我們必須改變經濟,才能影響道瓊指數,我們必須改變化學、生物學、物理學,才能左右大自然。
因此在對經濟紓困之際,我們也須對氣候紓困。哈維是新的10億美元基金會「氣候工作」的執行長,該組織旨在加快政策的改變,避免氣候浩劫發生。氣候政策原本是那裡可以做的最好便從那裡做起,但這項政策將改為那裡最需要做,便從那裡做。
哈維解釋說:「有五項政策,可助我們一臂之力,打贏能源─氣候這場戰爭。這五項已分別證明有效。」首先是建築法規。加州的節能建築與裝備法規現在每年可替加州人節約60億美元。第二是提高車輛的節能標準。歐盟新車平均耗油量的限制為每加侖行駛41哩,且逐步調高中。
第三為實施一套全國性的再生能源配比標準(renewable portfolio standard),強制要求電力業者於2020年前,以再生資源提供15%-20%的能源。現今美國僅有半數的州實施這項標準。哈維說:「每當政府要求公共事業公司從再生資源購買電力時,乾淨能源即會蓬勃發展。」
第四是與經濟脫鉤。從加州開始的這項政策,讓公共事業公司有了新思維。不與經濟掛鉤,電力公司現在是靠幫屋主節能,而非鼓勵他們耗能賺錢。最後,哈維說,我們必須對碳訂價,汙染空氣不能免費。
這些全是氣候紓困的中心政策。的確,有些得先付頭款。但每一政策最終將有長期的紅利。這些政策將引導美國大舉創新乾淨的新科技,進而振興經濟、降低排放,刺激氣候道瓊指數上漲。...
Read more.
的確,大自然不會以單一的數據,告訴我們她狀況如何。但追蹤最近的氣候學發展,即會發現全球拔尖的科學家,這幾個月來一再的發出警告,氣候變遷速度已較幾年前的預測為快,帶來的變化也將更大。如果大自然也有道瓊指數,我們會說,大自然已跌到新的(科學)低點。
這是最近的兩篇文章:
「華盛頓郵報」2月1日報導,科學家說,「全球暖化速度可能較最近所預測的更快,這是因工業廢氣排放的增加高於預期,而升高的氣溫同時正在啟動全球生態系統中,自我增強的回饋機制」。史丹福大學卡內基學院的全球生態學系主任克里斯多佛‧費爾德說:「一些氣候模式的模擬,已告訴我們事態嚴重,但是現在我們看見的未來氣候,嚴重程度更甚於這些模擬。」
物理學家兼氣候專家羅姆在他的部落格climateprogress.org寫道,1月時,麻省理工學院「全球變遷科學與政策聯合計畫」已悄悄將他們的「全球整合系統模式」更新資料。這個模式主要為追蹤與預測1861年到2100年的氣候變化。修正後的預測顯示,如果人類在二氧化碳排放上依然故我,2100年時地表的平均溫度將達到空前的高溫。
麻省理工學院解釋說:「在我們最新的全球模式模擬中,海洋的熱吸收較之前的預估為低,海洋的碳吸收變弱,而由於溫度上升,土地系統的回饋增強,百年來的溫室氣體累積排放量升高,懸浮微粒的冷卻效應降低。這些效應本身並不強烈,但將它們相加在一起,仍是無法為高溫提出完整的解釋。這些不同的效應所呈現的,不是相加作用,而是相乘作用,在影響因素的惡性循環中,導致高溫的出現機率大為提高。」
這該如何是好?要是可以請求大自然,說我們正處於信貸危機中,請她寬限個2年再發生就好了。但就像環境顧問羅伯‧華森說的,「大自然不過是化學、生物學、物理學而已」,它們支使她做什麼,她就做什麼。我們無法以甜言蜜語誘騙大自然和市場。我們必須改變經濟,才能影響道瓊指數,我們必須改變化學、生物學、物理學,才能左右大自然。
因此在對經濟紓困之際,我們也須對氣候紓困。哈維是新的10億美元基金會「氣候工作」的執行長,該組織旨在加快政策的改變,避免氣候浩劫發生。氣候政策原本是那裡可以做的最好便從那裡做起,但這項政策將改為那裡最需要做,便從那裡做。
哈維解釋說:「有五項政策,可助我們一臂之力,打贏能源─氣候這場戰爭。這五項已分別證明有效。」首先是建築法規。加州的節能建築與裝備法規現在每年可替加州人節約60億美元。第二是提高車輛的節能標準。歐盟新車平均耗油量的限制為每加侖行駛41哩,且逐步調高中。
第三為實施一套全國性的再生能源配比標準(renewable portfolio standard),強制要求電力業者於2020年前,以再生資源提供15%-20%的能源。現今美國僅有半數的州實施這項標準。哈維說:「每當政府要求公共事業公司從再生資源購買電力時,乾淨能源即會蓬勃發展。」
第四是與經濟脫鉤。從加州開始的這項政策,讓公共事業公司有了新思維。不與經濟掛鉤,電力公司現在是靠幫屋主節能,而非鼓勵他們耗能賺錢。最後,哈維說,我們必須對碳訂價,汙染空氣不能免費。
這些全是氣候紓困的中心政策。的確,有些得先付頭款。但每一政策最終將有長期的紅利。這些政策將引導美國大舉創新乾淨的新科技,進而振興經濟、降低排放,刺激氣候道瓊指數上漲。...
Read more.
2009年3月28日 星期六
[+/-] : Delta值概述
期權的風險指標通常用希臘字母來表示,包括:delta值、 gamma值 、 theta值 、 vega值 、 rho值等 。
Delta值(δ):是衡量標的資產價格變動時, 期權價格的變化幅度
期貨價格變化/現貨價格變化或是偏微分
所謂Delta,是用以衡量選擇權標的資產變動時,選擇權價格改變的百分比,也就是選擇權的標的價值發生變動時,選擇權價值相應也在變動。
1.選擇權Delta加權部位=選擇權標的資產市場價值×選擇權之Delta值
2.選擇權Delta加權部位×各標的之市場風險係數 =Delta風險約當金額
3.Delta加權部位價值=選擇權Delta加權部位價值+現貨避險部位價值
Delta值的特性
Delta具有以下特性: CALL的Delta一定要是正值; PUT的Delta一定要是負值; Delta數值的範圍介乎0到1之間;價平選擇權的Delta為0.5; Delta數值可以相加,假設投資組合內兩個選擇權的Delta數值分別為0.5及0.3,整個組合的Delta數值將會是0.9
對於CALL來說, 期貨價格上漲(下跌),期權價格隨之上漲(下跌),二者始終保持同向變化。 因此CALL的delta為正值。 而PUT價格變化與期貨價格相反,因此,PUT的delta為負數。而PUT價格的變化與期貨價格相反,因此,PUT的delta為負數。
期權的delta值介於-1到1之間。 對於CALL,delta的變動範圍0到1,深價內CALL的delta趨近於1,價平CALLdelta為0.5,深價外CALL的delta則趨近於0。對於CALL ,delta的變動範圍為0到1,深價內CALL的delta趨近於1,價平CALLdelta為0.5,深價外CALL的delta則逼近0。對於看PUT ,delta變動範圍為-1到0,深價內PUT的delta趨近-1,價平PUT的delta為-0.5,深價外PUT的delta趨近於0。 期貨的Delta為1。
Delta值的運用
1、衡量部位風險。 如CALL的delta為0.4,意味著期貨價格每變動一元,期權價格則變動0.4元。 Delta具有可加性,如果投資者持有以下投資組合: Delta具有可加性,如果投資者持有以下投資組合
總體部位風險狀況如何呢? 可以將所有部位的Delta值相加:1+2×0.47-3×0.53=0.35
可見,該交易者的總體部位的Delta值為0.35,也就是說這是一個偏多的部位,相當於0.35口期貨多頭 部位。
2、 Delta中性策略(Delta Hedging)。 如果投資者希望對鎖OP或期貨部位的風險,Delta就是對鎖的比率。 只要使部位的整體Delta值保持為0。就建立了一個中性的套利策略。
(引述於MBA智庫百科)
...Delta值(δ):是衡量標的資產價格變動時, 期權價格的變化幅度
期貨價格變化/現貨價格變化或是偏微分
所謂Delta,是用以衡量選擇權標的資產變動時,選擇權價格改變的百分比,也就是選擇權的標的價值發生變動時,選擇權價值相應也在變動。
1.選擇權Delta加權部位=選擇權標的資產市場價值×選擇權之Delta值
2.選擇權Delta加權部位×各標的之市場風險係數 =Delta風險約當金額
3.Delta加權部位價值=選擇權Delta加權部位價值+現貨避險部位價值
Delta值的特性
Delta具有以下特性: CALL的Delta一定要是正值; PUT的Delta一定要是負值; Delta數值的範圍介乎0到1之間;價平選擇權的Delta為0.5; Delta數值可以相加,假設投資組合內兩個選擇權的Delta數值分別為0.5及0.3,整個組合的Delta數值將會是0.9
對於CALL來說, 期貨價格上漲(下跌),期權價格隨之上漲(下跌),二者始終保持同向變化。 因此CALL的delta為正值。 而PUT價格變化與期貨價格相反,因此,PUT的delta為負數。而PUT價格的變化與期貨價格相反,因此,PUT的delta為負數。
期權的delta值介於-1到1之間。 對於CALL,delta的變動範圍0到1,深價內CALL的delta趨近於1,價平CALLdelta為0.5,深價外CALL的delta則趨近於0。對於CALL ,delta的變動範圍為0到1,深價內CALL的delta趨近於1,價平CALLdelta為0.5,深價外CALL的delta則逼近0。對於看PUT ,delta變動範圍為-1到0,深價內PUT的delta趨近-1,價平PUT的delta為-0.5,深價外PUT的delta趨近於0。 期貨的Delta為1。
Delta值的運用
1、衡量部位風險。 如CALL的delta為0.4,意味著期貨價格每變動一元,期權價格則變動0.4元。 Delta具有可加性,如果投資者持有以下投資組合: Delta具有可加性,如果投資者持有以下投資組合
總體部位風險狀況如何呢? 可以將所有部位的Delta值相加:1+2×0.47-3×0.53=0.35
可見,該交易者的總體部位的Delta值為0.35,也就是說這是一個偏多的部位,相當於0.35口期貨多頭 部位。
2、 Delta中性策略(Delta Hedging)。 如果投資者希望對鎖OP或期貨部位的風險,Delta就是對鎖的比率。 只要使部位的整體Delta值保持為0。就建立了一個中性的套利策略。
(引述於MBA智庫百科)
Read more.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