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述自自由時報
記者歐祥義/特稿
中鋼這個台灣產業界的巨人生病了。近十年來政治力不斷介入,使得中鋼跟其它國營事業一起看齊,全部向下沈淪,主管醉心於權力的競逐,在鋼鐵業景氣低迷之時,沒人去思考要如何拯救公司度過這波風暴,以至於連賣扁鋼胚這種「短視微利」而且愚蠢行為都會出現。民進黨政府把中鋼董事長職位當作是政務官,派了林文淵前來坐鎮;國民黨也沒高明到哪裡去,找了交通背景的張家祝來,人是好人,但就是壓不住場面,連帶的也使中鋼的企業體質弱化掉。
中鋼總經理陳源成明年二月屆齡退休,剩下任期不到一年,由過去幾年的經驗,苦幹實幹是無法升官的,有意問鼎的幾個副總經理莫不躍躍欲試,現在外界較看好執行副總鍾樂民、企劃副總杜金陵及技術副總陳玉松。
依慣例應是由執行副總鍾樂民擢升,但是杜金陵曾歷任業務、擴建及企劃三個部門,資歷相對完整;且為了明年一戰,連張家祝有意調動他去高雄捷運當董事長,他都予以婉拒。陳玉松的優勢是歷來中鋼總經理職務,除了金懋暉外,都有生產部門背景,若要強調這點,他是較有利。
主管結構 嚴重向生產部門傾斜
中鋼當前另一個危機,是主管結構嚴重向生產部門傾斜,生產部門的人幾乎搶佔其它部門及子公司的重要職務,二月份大手筆調動十六名一級主管,美其名說是輪調,問題是輪調的指令並不是貫徹到每位副總,所以外界會解讀成有人牽著張家祝的手,進行人事整肅。
就連中碳總經理這個中鋼集團內最肥的缺,現任總經理九月即將退休,中鋼內已有傳言說某位生產部門要員將會接任,一輩子沒搞過煤焦油業務的煉鋼主管,來坐這個位子,酬庸味道十足,中碳若不是作中鋼的獨門生意,早就被其它同業趕過去了。
如果中鋼的定位只有生產鋼品,「一群很會煉鋼的人在管理公司」這種人事布局是無可厚非,問題是還有銷售、海外投資、財務資金控管與投資事業管理,還有與鄰近國家高爐廠的合縱連橫,業務並不單純,不是科班出身,做起來確實會跌跌撞撞,望之儼然,其實隨時都會出亂子。
生產部門的人向來只管生產,不與外界接觸,這種人事布局會使得中鋼的決策思考單一化,「蠢蛋決策」就會層出不窮,賣鋼胚只是冰山一角。另一個案例是中鋼越南冷軋廠投資進度遭越南政府否決,中鋼在海外從未遇過這種挫折,甚至待遇比沒有煉鋼經驗的台塑鋼廠還不如,中鋼的高層是有點狀況了。
0 意見:
張貼留言